13966666059
当前位置:阜阳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百姓生活

安徽阜阳地区东岳大帝信仰

2018/5/20 17:34:02 评论:0 浏览量:2722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这一天,阜阳有很多地方逢会,为何会是这一天?这就要从东岳大帝和东岳庙说起了。
东岳指泰山,位居东方,五岳之首。我国民间素有信仰鬼神之传统,由此泰山神被赋予主生、主死的重要职能。汉代史料就有“死属太山”、“中国太死者魂神归岱山”、“泰山神主召太魂”等说法。
秦汉以来,泰山神的影响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高,身份也从原来的普通山神晋升为东岳大帝,当然这和历代统治者的泰山封禅是分不开的。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可见统治者封禅的本质目的是为神化自己的统治,带有君权神授的意味,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自唐朝开始,泰山神地位不断提高:唐开元十三年(725年)为“天齐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7年)为“东岳天齐仁圣王”、元代为“天齐大生仁圣帝”。这样一来,泰山神就逐渐演变为东岳大帝了,祭祀它的地方也就是在东岳庙。过去民间也认为东岳大帝的职能和阎罗王有融合的地方,掌管着民间十八层地狱七十二司。因此,东岳大帝是我国民间信仰的一种,即是对鬼神的信仰。
东岳大帝最初只是在泰山受人祭拜,由于历代帝王推崇,全国各地也逐渐礼遇东岳大帝,或建东岳庙,或者天齐庙,有的二者都有。旧时的阜阳,东岳庙也是很多的。
阜阳东岳庙不仅数量多,而且庙宇也很辉煌,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东岳庙,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方:
临泉东岳庙,该庙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位于沈丘城北亓渡口南岸,规模宏大,占地15亩,前后三层院,坐北朝南,仅大门就有3间,砖瓦结构,四扇枣红漆大门。第一层院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面是泥塑包公像,西面是泥塑岳飞像。第二层院是钟楼,第三层院才是东岳庙的正殿,中间端坐着东岳大帝坐像,供人祭拜。坐像两侧站有童男童女,像前放着香炉案、铁罄、签筒等东西,塑像上方悬有“天官赐福”金字雕刻的大匾。正殿还有一副对联:“岳振东方近挹明皇迎紫气,位维木德恒舒春暖泽群生。”
阜南县东岳庙,该庙的建立时间应该不晚于清朝初年,因为该庙内有一块清朝初年立的石碑。规模宏大,二进三间,大殿内有12根高大的圆柱,东岳大帝端坐于正殿中央,四大天王位列两侧。
界首东岳庙,位于今界首镇新华办事处城关第一小学院内,建于宋,元朝时被毁,明朝时又重新建立,清朝光绪年间再次重修。庙内祭祀的是天齐王(也就是东岳大帝),所以该庙也叫天齐庙。
颍上县的东岳庙数量比较多,主要有位于旧在城西街东华观内的东岳庙、叶井字的东岳庙、叶岗子的东岳庙、县三十里铺东首的东岳庙、八里垛河南的东岳、润河集的东岳庙、南照集的东岳庙、润河湾胡家俊店东的东岳庙、老庙集的东岳庙和留陵集的东岳庙,等等。
阜阳东岳庙,位于阜阳城东1公里处,庙址在今阜阳市电业局南边。大殿正中央是东岳大帝黄飞虎神像,大殿两旁还有十殿阎王。
二是天齐庙,由于东岳大帝曾被封为天齐王,所以它的庙宇也被称为天齐庙。从现有的资料看,天齐庙在阜阳的数量不多,仅有界首的天齐庙。它座落在界首至公街西首路北,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庙宇,不仅供奉东岳天齐大帝,还供奉十殿阎君,娘娘殿、岳飞。此庙在1930年打神办学时被拆,改建为学校。
三是虽名称不是东岳庙或者天齐庙但供奉神却为东岳大帝的庙宇。这类庙宇数量最众多,但多为一些家族的私庙,如颍上县的小曹家庙、大曹家庙、李家庙、宋家庙等等。
从上述可知,东岳庙在阜阳是十分盛行的,并且以东岳庙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祭祀、商品交流活动,也就是东岳庙会。相传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大帝的诞辰,所以在每年的这天阜阳各地都举行规模宏大的东岳庙会。例如,临泉在这一天就有八个地方举行庙会。王树九在《临泉城的几个庙会》中描述临泉东岳庙会的盛况:“每年三月二十八日逢会,均搭台唱大戏5至7天,到会人达2万人次。逢会时有农贸市场出售各种农具、门窗、衣柜、桌椅、布匹等。前来烧香许愿者拥挤不堪,人挤人,肩并肩。”阜南有中岗、柳沟、于集、庙湾、张寨庙会。阜阳东岳庙会也是热闹异常,据《安徽文史资料全书·阜阳卷》记载:“到了正会的日子,大街小巷更是万头攒动,倾城拥塞,如若挤到人群里,会叫你进退两难,举步维艰。”
当然阜阳的东岳庙会并不都是农历三月二十八这一天,有的在农历三月初三,如颍上县三十里铺东首东岳庙以夏历三月三日为会期;还有的在农历正月初七,以夏历正月七日为会期,如颍上县的留陵集东岳庙就以“以夏历正月七日为会期。”
东岳庙会上最主要是的活动是东岳大帝出巡。出巡时,人们抬着东岳大帝的神像,前有锣鼓开道,神牌引路,后面则是男女老少捧香跪拜。当然更主要的是城乡男女的烧香跪拜,祈求东岳大帝的保佑。
东岳庙会不仅是民间祭祀求平安的日子,也是民间文化表演娱乐日和物质交流会。每到会期,各地商贾云集,百戏竞技,游人观之欣喜若狂。据《阜南县志》记载:“会上有搭台演唱的大戏,有狮子、红灯、花挑子、旱船、高跷、肘哥、抬哥、唢呐、饶拔、刀山、马戏等各种民间玩艺,纵情歌舞。加上农村土特产品、日用百货,相互交流;江湖艺人,争相献艺;小摊小贩叫卖招来,人声鼎沸,盛况非常。”这种庙会不仅满足了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要,也增强了群众的区域认同,实现了商品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阜阳的东岳庙会曾一度消失,近年来在部分地区又开始热闹起来了。但是与过去不同的是,庙会的宗教色彩几乎看不到了,文化娱乐和物质交流成为它的主要要内容,给广大群众带来了不少便利。
随着传统文化的兴盛,希望有一天信仰重新放光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13966666059
  • Q Q: 23053276
  • 微信: fyhehuo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阜阳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皖ICP备17022776号-2  |  技术支持:阳分类信息网(V2021.1)

皖公网安备 34130202000500号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