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北大博士来阜阳办企业!产品全国第一,年产值将超10亿元
小编给大家看样东西
小伙伴们可以先猜猜是啥
↓ ↓ ↓
这是什么东西?
有点像磁带里的磁条
又有点像银色的胶带
虽然这玩意看着不起眼
但已经达国际先进水平
好了,不卖关子了,这是手机里用的纳米非晶材料,这种材料国内主要靠进口。
阜阳来了八位北大的博士,他们将纳米非晶材料研究出了国际水平的薄度和宽度。
(博士团队的其中三位)
啥是纳米非晶材料?
纳米非晶材料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智能家电变频控制、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新型变压器等新兴领域。
由于技术限制,我国80%的高端纳米非晶材料依赖进口。你用到的无线充电器,就需要这种材料。
博士团队来阜办企业
安徽智磁新材料创始人邓毕力,就是此次来阜阳的8位博士之一。
2012年邓毕力从北大博士毕业后,一直在北京中关村从事新材料和节能环保领域的产学研工作。
邓毕力(图中)和团队成员
经过6年的技术攻关,他和他的博士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可稳定量产的10微米级纳米非晶带材生产技术及装备,这突破了国内现有的技术瓶颈,不仅是国内首套、而且技术世界领先。
不久前,该公司8位北大博士生带着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来到阜阳办企业,计划将高科技产品在阜阳量产。
看
已经生产出的无线充电器↓
他们为什么要到阜阳来?
有了研究成果,他们开始着手寻找合适的地点落地生产,将技术转化为产品。
在区位优势、发展潜力和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下,今年,他们选择了来到阜阳。
这个博士团队的研究成果有多先进?小编给大家举个例子。
世界上,纳米非晶材料技术最先进的是日本,日本国内做到十几微米,出口到中国是20多微米的技术。
目前,国内有200多家生产企业,最高水平是20-30微米。阜阳这家企业已经能做到10微米级,达国际先进水平。相当牛!
要在阜阳怎么发展?
今年8月,总投资达11亿,分三期实施的“年产3000吨纳米非晶带材、30000吨非晶带材及其元器件项目”正式在颍泉落地。
这个由北大博士团队带着科研成果来此转化的纳米非晶新材料项目全部投产后,将稳坐国内纳米非晶新材料头把交椅。
待项目三期完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10亿元,公司的产能和产值均可位居国内第一。
(网络配图)
而且,不仅是生产这么简单,目前这项技术的研发在北京,生产在阜阳。
据邓毕力介绍,除生产外,后续他们还将在阜阳建立研发中心,将研发资源向阜阳转移。
阜阳制造变“智造”
想到在国际上都先进的技术
是在咱阜阳生产出来的
以后还可能在咱阜阳研发
小编觉得
自己是该赶紧好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