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力挺!安徽这个市3条云轨同步建设!阜阳、芜湖、淮南…未来9市通地铁、11市通城铁!
近日,继52号文后,国家发改委重启城市轨道建设规划审批工作,释放重大“基建”信号!
发改委力挺!安徽这个市3条云轨同步建设!
8月13日,蚌埠市发改委(物价局)在《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上回答了市民的提问,其中备受关注的云轨建设有了新消息。
国家发改委将把蚌埠云轨建设作为首批予以审批,三条云轨线将可统一推进!
蚌埠市发改委(物价局)主任陶广生介绍说:
云轨建设是蚌埠市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市三条云轨线正在推进过程当中:“前期的云轨建设目前基础设施已经建好,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完成了94.3%,现在目前正在做轨道梁角度工作。2018年,国家发改委将把我们蚌埠市的云轨建设作为首批予以审批,这样呢,我们整个市的三条云轨线都可以统一推进。”
据悉, 蚌埠云轨试验线 “比亚迪跨座式单轨”又称“云轨”,该试验线项目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具体走向为:线路西起自淮上区界,向东沿淮上大道至小蚌埠镇。
蚌埠淮上区云轨试验线项目全长约8km,包括6停车点5区间,线路全部采用高架方式敷设;此外配套实施车辆段等工程。本区段试验线投资估算约24亿元。
根据之前发布的《蚌埠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蚌埠市轨道交通远期线网由4条线路组成,线路全长114公里,其中地下线54.6公里,高架线59.4公里,中心城区内总长87.9公里,共设车站70座,其中线路间换乘车站9座。
(1号线为图上红色标注的路线 2号线为深蓝色路线)
蚌埠市轨道规划线路:
蚌埠1号线:起讫点为怀远老河湾和城南客运站,线路全程36.8公里,其中中心城区25.7公里,共设站28座,平均站距1.4公里。功能特征为都市去西翼最主要的客流走廊,加强中心城区与西部怀远县城的交通联系。
蚌埠2号线:起讫点为淮上区王郢子和凤阳县城东,线路全程34.8公里,其中中心城区23.2公里,共设站22座,平均站距1.7公里。功能特征为都市区东翼最主要的客流走廊,加强中心城区与东部凤阳县城的交通联系。
蚌埠3号线:起讫点为蚌埠北站和小余家,线路全程20.6公里,其中中心城区16公里,共设站15座,平均站距1.5公里。功能特征为中心城区南北向主要客流走廊,加强淮河两岸的交通联系,提升跨淮河通行能力。
蚌埠4号线:起讫点为秦集镇和长淮卫毛台子,线路全程24公里,全部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共设站21座,平均站距1.2公里。功能特征为中心城区东西向主要客流走廊,加强中心组团与两侧禹会片区和长淮卫片区的交通联系。
基于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蚌埠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出,蚌埠市轨道交通应以支撑都市区一体化为首要目标,在都市区层面,需要优先考虑与怀远的一体化,测算怀远与中心区的公交出行时间,结果为2025年前,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应投入使用。
全面爆发!未来9市通地铁!
目前芜湖已经开始修建地铁,另外,三座城市近两年已经开始规划修建地铁,分别是:淮南、马鞍山、安庆。
加上蚌埠,未来安徽有9市通地铁!
芜湖
芜湖轨道交通,市区线,市郊线,市域线共11条线。1、2号线一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项目计划2020年1月开通试运营。芜湖轨道交通采用跨座式单轨制式,也是全国首个以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为主干线路的轨道交通制式。
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分别为城市南北向、东西向骨干线,线路总长度46.197公里,共设车站36座,其中高架站35座。
芜湖市轨道规划线路:
芜湖地铁1号线:线路全长30.375公里,共设24座车站(全部为高架站),其中地下线0.885公里,地面及高架线路29.49公里;全线设1座车辆段和1座停车场,1座主变电所(港湾路主变所)及相配套的车辆和机电设备.控制中心为全网共享。
芜湖地铁2号线一期:线路全长16.52公里,共设12座车站(高架站11座、地下站1座;从海事局站至育文学校站),其中地下线1.545公里,地面及高架线14.975公里;1座车辆段,2号线新建2座主变所。
阜阳
近日,阜阳市城乡规划局发布了《关于对阜阳西站站前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规划方案的公示》。
在规划中,有一个信息很重要:地铁车站指标。其中地铁1号线和地铁4号线的叠岛换乘出现在公示中。
地铁线路、一条轻轨线路,同时在阜城和5县市之间打造城际铁路。
今年1月23日上午,阜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虎主持召开阜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启动会!
其中关于备受市民关注的地铁1号线何时开建的问题, 阜阳市发展改革委作出的回应是1号线将在2018年底开建!
阜城地铁1号线为近期线路,为地下线;总投资72.4亿,全长18.1公里!4号线为远景线路(2030年以后开工建设),为高架线。
阜阳市初步共规划的轨道交通线:
1号线:高铁西站—淮河路—颍州路—北京东路—阜阳火车站,全长18.1千米。
2号线:连接泉北新区、西二环商圈、城南新区等地。
3号线:连接阜合现代产业园、老城区、西湖景区等地。
(4号线线路图)
4号线属于线网的辅助线,自航颍路站,沿航颍路-七渔河路-润河路-南屏路-颍十七路敷设,终止于南秦庄站。其线路贯穿程集,直达西湖。
轻轨线:西湖北-汽贸物流园线路。
淮南
淮南轨道线网构架以中心城区核心区内的环线和核心区对外的放射线组成,共规划6条线路,呈两主三辅线网形态。全长183km,车站117座。
采用跨坐式单轨交通制式系统。其中,中心城区线135公里,市域线48公里。规划2020前建设的1、2号线总长度55公里(不含支线)。
淮南市轨道规划线路:
淮南地铁1号线:线路全长27.3公里,整体呈“L型”,其中,高架段长约25.6公里,地面段长约1.7公里。该线路起点位于合淮蚌高铁淮南东站,经由朝阳路向西至淮南火车站,在淮河大道折向南,至拟建商杭铁路淮南南站.。道交通2号线为连接东西部两个主城区线,全长27.7公里,全部为高架线。
淮南地铁2号线:“口”字型环线,连接东部老城区和山南新区,西经合淮路-南经六路,北经湖滨路,东经南经十六路-淮舜路,南经南纬七路,线路全长28.6km,共设站22座,其中换乘站8座,平均站间距1.30km。
淮南地铁3号线:通往凤台,起点为和风大街与洛九路交叉点,终点为凤台站。线路自东向西连接山南新区和凤台县,途经谢家集区和八公山区.全长48.7km,共设站28座,其中换乘站4座,平均站间距1.80km。
淮南地铁4号线:通往潘集区.起点为九龙岗镇,终点潘集城区。线路全长39.3km,共设站22座,其中换乘站3座,平均站间距1.86km。
淮南地铁5号线:通往上窑,线路由新华书店站沿国庆东路向东至上窑镇。线路长14.4km,共设站10座,其中换乘站1座,平均站间距1.60km。
马鞍山
马鞍山地铁是服务于马鞍山市、姑孰新城、滨江新区、秀山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共6条线路。
根据马鞍山的城市布局、市民实际出行需求以及城市建设能力,近期重点将规划建设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总里程40.55千米,总投资约219.50亿元。中远期将向北对接南京地铁,向南对接芜湖地铁,方便三城市民来往,共同服务于南京都市圈市民。
马鞍山市轨道规划线路:
马鞍山地铁1号线: 线路长度24.86km,设车站20座,预计建设工期5年。沿区域发展轴及城市发展轴布置,是马鞍山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骨架线,向北连接了南京的轨道交通8号线,实现了与南京的大容量公共交通互通互延,衔接了慈湖物流园区、新老城接合部、解放路老商业中心、老体育中心、两山一湖主要风景区、安工大老校区、城市CBD中心—大华广场、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银塘片区、当涂县城、姑孰副城等重要的功能中心,覆盖城市南北向主要客流走廊,主要沿湖东路商业街敷设,促进城市全面发展,引导中心城区南北向拓展。
马鞍山地铁2号线:线路长度15.69km,设车站11座,预计建设工期4年。沿城市东西向主要发展轴布置,衔接了濮塘休闲度假区、秀山新区中心、城际马鞍山东站、城市CBD、滨江新区中心、江心洲绿核、郑蒲港新区等重要的功能中心,覆盖城市东西向主要客流走廊,是一条跨江线路,有助于促进一江两岸和谐发展,促进马鞍山市全面发展,串联马鞍山市中心城区与两个新区,可以加快新区建设,提升新区的开发密度与强度,串联马鞍山市主要的对外交通枢纽,方便市民交通出行,引导中心城区东西向拓展。
安庆
此前安庆市政府批准的《安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现已进入建设规划阶段。从中标单位提供的最新建设规划方案来看,安庆市1、2、3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走向、设置站点情况、地下高架占比等情况已明确,计划采取分段建设。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建议安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起始年度为2018年,建设规划年度为2018-2023年。
根据线网规划,安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120.1公里,其中1号线45.6公里,1号线支线13.9公里,2号线40.3公里,3号线20.3公里。另外,还规划了3条市域线,分别为S1号线、S2号线、S3号线,线路里程分别为68.3公里、27.1公里、42公里。
安庆市轨道规划线路:
安庆地铁1号线:起自安庆西高铁站,沿规划新206国道至北部新城,途经中兴大街、港口路至环城东路。
安庆地铁2号线:起自城北客运站,途经潜江路、菱湖南路、德宽路、海口镇及皖河农场,止于规划的安庆新港区。
安庆地铁3号线:起自杨桥镇杨罗路,经凤栖路、安枞路、龙眠山路、中兴大街、菱湖北路、湖心路至终点迎江寺。
铜陵
根据总体设计,铜陵市将兴建4条轨道交通(地铁)线路,实行“两横两纵”的“井”式布局。在最大限度上,囊括了城区以及周边地区的主要人口聚居地和生产单位,很好的覆盖了城区的主要交通路线。相信轨道交通(地铁)的建设,必将为铜陵市的整体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和活力。
铜陵市轨道规划线路:
4条线路中,共建有有21个车站。其中有5个换乘车站。
分别是新苑小区站(可换乘地铁2号线和3号线);狮子山区政府站(可换成地铁3号线和4号线);工人医院站(可换乘地铁1号线和2号线);植物园站(可换乘地铁1号线和4号线);笔架山站(可换乘地铁2号线和4号线)。
宿州
宿州市谋划推进宿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拟总投资240亿元。2015年6月11日宿州市发展委与铁四院交通规划所对接,洽谈项目建设相关事宜。目前已着手启动线网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形成以老城为中心的放射状线网,共由3条线组成。在主城区范围内形成"T+半环"形构架。线路全长102.12km,设51座车站。
1号线:为东西向骨干线,快速联系老城区、城东新区、高铁新城,串联宿州西站、宿州火车站、宿州东站、宿州机场四大综合交通枢纽。起点为规划的淮宿蚌(阜)城际铁路宿州西站,线路自西向东主要经银河四路、拂晓大道、汴河路、车站东路、纬九路(银河一路)、二徐路、宿州大道,线路终点为宿州机场,线路全长45.50km,设站23座。
2号线:为南北向骨干线,快速联系符离卫星城、汴北新区、老城区、城南新区、桃园镇。起点为符离镇S101与人民路北延伸交叉处,线路自北向南,主要经人民路,线路终点为桃园镇,线路全长29.51km,设车站16座。
3号线:为线网加密线,快速联系汴北新区、城东新区、城南新区,重点加强对城南、城东片区及汴北新区的轨道交通覆盖,加强轨道交通换乘便捷性和可达性。起点为南外环路与拂晓大道交叉口,主要经南外环路(南三环路)、经十路、北外环路(北三环路),线路终点北外环路与拂晓大道交叉处高新产业园站。线路全长27.11km,设站13座。
规划市域轨道交通线网为"放射状"线网,由2条线组成,全长约154.09公里,设车站18座。
市域轨道交通1号线(S1线):由符离新城经萧县城区、萧县北站至徐州汉王镇杏山子,加强萧县次中心与宿州中心城区的联系,支持符离大道沿线风景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主要经由符离大道、S301,线路全长84.76km,设站11座。
市域轨道交通2号线(S2线):由宿州机场经灵璧至泗县县城。加强灵璧、泗县县城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联系,主要经由S303,线路全长69.33公里,设车站7座。
六安
合六区域快线工程是连接合肥市与六安市的一条区域轨道交通快线,线路沿合肥都市圈中合六发展轴的走廊敷设,西起六安市客运西站,终至合肥市蜀山区长宁大道站,线路主要沿六安中心城区大别山路、皖西大道、G312国道敷设。沿线串联六安中心城区、六安东部新城、合肥市肥西县、蜀山区。
全长63.1km,六安境内25.6km,合肥境内37.5km,全线高架段59.4km,地下段3.7km,线路在六安境内均为高架线。全线设18座车站,六安境内9座、合肥境内9座,全线高架站16座、地下站2座。
途中显示站点如下
西环路站-客运西站-解放路站-淠望路站-长安北路站-迎宾大道站-东三路站-三十铺站-一元大道站-新阳大道站-金桥乡站-铭传站-官亭西站-官亭东站-大柏乡站-小庙西站-云水路站-小庙站(南接合肥6号线)-小蜀山站-分水岭站-长宁大道站(东接合肥2号线)
全线最大站间距为7345m,位于铭传站至官亭站,最小站间距为1550m,位于解放路站至淠望路站,平均站间距3699m。设换乘站2座,分别在小庙站与合肥6号线换乘,在长宁大道站与合肥2号线、7号线换乘。线路设计最高时速120km/h,工程目前已开工建设,2021年12月底建成通车试运营,总工期4年。
全省11市都将通城铁!
通到你家了吗?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公布了皖江地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5~2020年),以合肥为中心,规划6条骨架城际铁路和4条都市区城际铁路。按照方案,皖江地区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共涉及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六安、淮南、蚌埠11个市。
具体项目依次为: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六安,全长103公里,为骨架城际线;
亳州—蚌埠—滁州—南京城际铁路滁州至南京段,全长51公里,亦为骨架城际线;
南陵—繁昌—芜湖—江北集中区,全长87公里,为都市区城际线
巢湖—含山—和县—马鞍山,全长69公里,也为都市区城际线。
今后,以合肥为中心,城际铁路呈“五角星”放射出去,“1小时交通圈”将成为现实。继高铁时代后,城铁时代将更加方便大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