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打造10分钟“如厕圈”,让“方便”更方便!-阜阳信息网
公共厕所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代表着城市形象,同时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市民文明程度的高低。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关系大文明。当前,我市正结合实际,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现状:阜城公厕近200座,依然不方便
随着城市路网完善和公园绿地的增加,很多市民感受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带来的便捷。同时,不少市民也会感觉到一些“不方便”——找厕所不那么容易。
实际上,为解决市民如厕难问题,我市近年来采取了不少办法,尤其是2013年以来,持续加大公共厕所建设力度,阜城公厕数量持续增加。“目前,阜城有公厕近200座。”市环卫局副局长芮文化介绍,尽管各级各相关部门一直在推进公厕建设和管理,但阜城公厕依然存在总体数量偏少、布局有待优化、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
同时,我市公厕还存在归属多样,体制不顺的问题。不同的产权归属,带来管理的不统一、执行标准各行其是、作业时间难规范等问题。
市民文明如厕习惯也需要进一步培养。阜阳日报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不少不文明现象,很多公厕管理员都表示乱丢垃圾、厕纸、如厕不冲等现象依然存在。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区人口不断增加,这些如厕问题也日益突出。
革命:打造10分钟如厕圈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厕所革命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通过调研,结合阜阳实际,我们起草了《阜阳城区公共厕所建设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芮文化对记者说,本着可行、可持续、前瞻性和均衡化等原则,《计划》细化了相关任务,明确了具体责任和办理时限。
补齐数量不足的短板。今年,我市正式启动阜城公厕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阜城将新建公厕187座;同时,对城区设施落后、环境不佳的公厕,分批进行升级改造。
“我们还提出了‘开放一批’的思路,鼓励引导主干道沿线的机关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开放一批公厕,免费供市民使用,以此缓解市民如厕难问题。”芮文化表示,提质增量后,阜城公厕布局将更加合理,公厕设施和管理服务也将进一步提升。
阜阳日报记者了解到,按照有关要求,新建和改造后的公厕,要提供手纸、洗手液等用品,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要在合适路段公厕设置“第三卫生间”;要加强公厕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公厕清洁……
芮文化介绍,经过持续努力,阜城公厕将实现“新城新区不欠账,老城老区快补上”,力争到2020年,城区公厕达到3-5座每平方公里,主城区形成“10分钟如厕圈”,建立起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清洁卫生的公厕服务体系。
文字来源:阜阳日报记者 徐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