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我一直认为,牛肉是最有江湖气息的,“小二,给我来二斤牛肉,一壶好酒。”这是我们经常看武侠剧经常有能这样的镜头,从没有看到“小二,给我来一盘炒肉丝,二两小酒。”所以总感觉古代江湖大侠只要是去吃饭,似乎总是要点上二斤牛肉。好像不来二斤牛肉就好像他不是英雄好汉。虽然说这是演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却是真实存在。
身居皖北小城,家住老城东关,又为回族,对牛肉再熟悉不过了,隔三差五的总会吃上一顿。但老一辈的人却没有这么幸福,因为从古至近代,牛一直是农耕文明中重要的生产工具,因此,我们的先辈一般不会随意宰牛吃肉的,一旦有机会吃到牛肉,也不会随便丢弃牛身上每一个部位。而因擅长烹饪牛肉的而出名的回族人,更是用庖丁解牛的方式,将牛的每一个部位用各种烹饪技艺演绎得淋漓尽致。从而衍生出各种清真风味美食。这其中就包括牛头肉。
说到牛头肉,在过去,它是牛身上最不值钱的东西之一。牛头肉虽不属于牛杂之类,但也是上不了台面之物,而它却是一道美味。过去,虽然饭店酒楼看不到牛头肉的影子,老百姓还是很喜欢买来吃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牛头肉这种便宜而又美味的食物,一直是老百姓的口舌之欢。过去,常见街头牛肉铺子有卖牛头肉的,刚出锅的牛头肉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很是馋人。
在阜阳,牛头肉多是浓油赤酱的红烧。说是红绕,其实有点像回锅肉,因为牛头肉都是煮熟的,只需要改刀成块状,不能切的太小,红绕的时候配以蒜瓣,葱姜,红辣椒,几乎不需要搭配过多的配头。红绕出来的牛头肉酥软鲜嫩,牛头皮醇香缠绵。外表酱黄油亮,辣乎乎的、油汪汪,香喷喷的,吃的是满嘴流油,那叫一个过瘾。
红烧牛头肉味道醇厚,但平时吃的最多的还是凉盘。牛头肉切成片,既省事又有嚼头,且香味纯正。若配上醋碟,醋碟里再放点芫荽蒜黄。凉盘牛头肉佐酒极佳,抿一口小酒,夹几片牛头肉一蘸,酒香加上肉香,那真叫一个爽。另外,我个人认为,整个牛头肉最好吃的部位就是牛眼,阜阳人叫牛眼窝,这个部位的肉特别的香。一般来说,两个牛眼窩,恰好够切一盘的。有爱吃的会专门买牛眼,不过,你若不是卖牛肉店铺的老主顾,他也不会轻易卖给你,因为虽都知道牛眼窩好吃,你把牛眼窩买走了,剩下的牛头肉就不好卖了。
牛脑、阜阳人习惯叫“牛脑子”按说,牛脑属于牛头的一部分。在阜阳,用牛脑烹饪的菜肴多出现在回民饭店的菜谱上。但很少像四川那样用于火锅配菜,而是多采用煎烧的烹饪方式。一副牛脑,先用水清洗,再用手托着撕尽血筋,切成块后挂糊,再放到铁锅里油煎,直到两面呈金黄色。最好红绕即可。另外,牛脑子还有一种做法,叫“清炖牛脑”牛脑子无需挂糊,改刀成块后直接下到汤水里。而汤水用的老母鸡汤,或牛肉清汤出锅时撒上一点芫荽,或蒜黄提鲜。总之,牛脑子无论是煎烧,还是清炖,都可以用鲜嫩二字来形容。
同样,属于牛头部分的还有牛舌头。在阜阳,牛舌头叫“牛赚头”这种称呼最初来源于生意人,因为“舌”与“折”同音,而“折”又是亏损的意思,这是生意人最忌讳的词语了。所以为了讨个好口彩,阜阳人就是牛舌头叫作“牛赚头”了。
作为一种食材,牛舌头在阜阳多是作为凉菜,或是清蒸出现。牛舌头制作凉菜的话,比较简单,首先将牛舌头在汤锅里煮熟,然后切成薄片,最后一片片,一层层的摆在碟子里,吃的时候蘸佐料就可以了。而清蒸牛舌就是把牛舌切片后码放在碗里,然后上笼蒸制,整好以后把碗倒扣在盘子里,浇上配制好的汤汁,点缀几片芫荽就可以上桌了。牛舌头的特点入口软嫩,味道鲜美,这道菜也阜阳回族饭店的经典名菜。
常言道,有头有尾,自始至终。现在牛头说完了,我们在讲讲牛尾。与牛头相比,牛尾似乎高高在上,全国各地都,甚至国外把牛尾视为美味佳肴。这其中当数红烧牛尾,但这道菜在阜阳似乎并不多见,倒是清炖牛尾比较常见。这也许是阜阳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本真的理念所致吧。
阜阳人的清炖牛尾,简单到了极致。把牛尾按其骨节剁成块放到锅里,加水加大料炖煮,等炖煮到足够长的时间,牛尾的鲜香味总会自然而来。一块牛尾,用筷夹起送至嘴边,先吮吸其汤,压压肚子里的馋虫,而吃粘连在尾骨上的肉,不肥也不腻,清香无比,口感极佳。最绝的是骨肉相连处夹杂着的肉,虽少的可怜,但却比其它部位的牛肉更好吃可谓是,既有骨味之浓香,更兼有牛肉的鲜味。
说到牛头牛尾,让我想起来有一年去湘西,朋友邀我去吃“鸿运全牛宴”,上菜的时候,有人吹起了牛角号,四个伙计把牛头就被抬上桌。半面牛头骨,上面还留着牛角,牛骨上铺满了卤制好后切片的牛头肉。搭配几块牛尾。据老板介绍,“鸿运全牛宴”寓意“由头食到尾”。也就是从头到尾都走鸿运。虽然整个上菜方式充满仪式感,但总感觉这牛头肉上了台面,却少了江湖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