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过年走亲戚,都是这样走的,你走过亲戚么?
还有10天就到过农历大年了,过年免不了走亲访友,有的亲戚还非去不可,否则对方会怪罪的,比如走娘家,会亲家等,在北方如阜阳,20年前,作为00后的你肯定无法想象的到。在现在随著社会发展,出行交通方式多种多样,路况也越来越顺溜。那么小编带你一起去看20年前是怎么去走亲戚的。
村里的有车一族,不亚于现在的奔驰保时捷,动力充足,但碰上雨雪天,有时会变成人拉车,你们村有木有!
一辆上海永久的大自行车,又叫洋车子,碰上路滑,也是考验车技的时候,但无论道路多艰辛,亲戚该走还是要走的。。。
这个牛叉了,用现在的话来说,标准的暴发户,农村有钱一族,走亲戚比较拉风,估计一个村里拥有的也寥寥无几。。。
走亲戚,一般家庭的孩子是最快乐的时候,那时家里不富裕,走亲戚也意味着一顿大餐,冲着大桌,孩子们那兴奋的。。。最关键还有5毛或是2毛的压岁钱。
步行走亲戚的,篮子里你猜都是啥?哈哈留个悬念,不知道的问下上了年纪的老人。小编就不一一道来了。
不是有共享经济么,其实在20年前我们的村里就有了,而且拼车是不花钱的,哪有现在的社会势利啊,拼车不给钱,甭想!怀念过年走亲戚拼车的岁月。
农历初二回娘家,这是规矩,雷打不动的,无论多忙,都要回去给二老拜年,房破屋小,没关系,这浓浓的亲情是现在社会比不了的!世风日下,你有没有感觉到。。。。
年三十贴对联,面粉熬上浆糊,找村里有文化的人写上祝福的话语,财随鸿运福门开,下一句。。。你能对上么?还有土墙上挂的,保证00后没有见过,不知道,问下你的爸妈或者爷爷奶奶吧!
年味,越来离我们越远,我们还能回到那个年代么,虽然很穷,但亲情和浓浓的氛围是现在社会不能所比拟得 ,看了后,有什么想说的么?欢迎留言给小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