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66666059
当前位置:阜阳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百姓生活

数十年如一日伺候因病卧床的公公,大赞临泉这个女人!

2018/5/4 10:46:40 评论:0 浏览量:1161

李晓燕,临泉县杨桥镇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柔弱的双手,数十年如一日伺候因病卧床的公公、婆婆和丈夫,还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撑起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家,被当地评为“好媳妇、十大孝星、最美家庭、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公公婆婆都病倒繁重家务一人扛

 


李晓燕今年36岁。她2004年与丈夫陈新伟结婚,婚后第二年儿子出生,给这个幸福的家庭平添了欢声笑语。当一家人享受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时,53岁的婆婆突发脑出血住院,留下了偏瘫后遗症。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丈夫外出务工,公公打理几亩土地,照顾孩子,洗衣做饭、端屎倒尿、伺候婆婆的重担就落在了李晓燕一个人身上。


本来,照顾孩子和瘫痪卧床的婆婆就已经让李晓燕力不从心了,哪成想,公公4年后也突发脑梗住进医院。得了偏瘫这种病。看着一间屋里躺着的公公、婆婆两个病人,李晓燕说不出是啥滋味。

“新伟,你出去打工吧,爹娘在家我来伺候。”李晓燕说。


“不行,你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还要伺候瘫痪在床的爹娘,我不放心。”丈夫陈新伟说。


 “有啥不放心的。你不出去,孩子上学要钱,爹娘吃药花钱,咱上哪弄钱?都说养儿防老,爹娘就你一个儿子,放心去吧,我会像亲闺女一样照顾好公公、婆婆的。”李晓燕说。


   丈夫也病倒 她选择坚强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15年8月的一天,灾难再一次光顾这个不幸的家庭。在温州打工的丈夫因长期熬夜加班、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听到这个消息,李晓燕如五雷轰顶,一下子昏倒在地上。


面对残酷现实,李晓燕选择坚强面对:无论花多少钱,都要保住丈夫的命。


紧急抢救中,为及时清除颅内瘀血,医生切掉了丈夫的部分头颅。花光了家里的十几万元积蓄,虽然保住了丈夫的性命,可丈夫却变成了一个植物人。


丈夫出院后,面对一家三个病人,在巨大的经济、精神压力面前,李晓燕用超乎寻常的毅力,无微不至照顾着三个病人。经过两年多的精心护理,丈夫病情好转恢复了意识。

    

   政府帮扶重拾生活信心

 

“作为女人,别看这些年来我在公公、婆婆、丈夫面前表现得非常坚强,可夜深人静时,我不知偷偷哭过多少回。”谈及家事,李晓燕止不住眼里的泪水:“看着越来越大的儿子,上学、吃饭都要钱;再看看家里的三个病人,有时愁得睡不着觉,这苦日子,啥时候能熬到头啊!”


李晓燕说,公公婆婆病倒了不怕,有丈夫跟自己一起扛,可自从丈夫病倒后,家里的天塌了。伺候人再脏再累她从来没有怕过;可孩子要上学,家里的三个病人要伺候,她一步也离不开,谁来挣钱养家,家里的开支咋办,买药的钱从哪来,每当想到这个天大的难题,让李晓燕非常沮丧。


“正当被灾难压得喘不过气来、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党和政府实施的脱贫攻坚工作让我看到了希望。2015年,经民主评议,村里把俺家定为贫困户。”李晓燕告诉笔者,去年,她家养6只能繁母羊,政府补贴5000元,3万元小额信贷入股分红2100元,两个儿子上学得到学补2250元。同时,村里特意给她安排了一个每月能拿1150元工资的公益性岗位,负责打扫村庄及周围的卫生。“2017年,俺家享受到的产业、就业总计收入达1.55万元。”


2017年,政府“351、180”医疗救助政策出台后,李晓燕抓住机会,为丈夫二次手术,进行人工头颅修复植入,补齐被切开的头颅部分,住院开支了2.45万元医疗费,报补后自己仅承担3000元。


 “要不是政府的医疗救助政策,俺家根本没有能力再给丈夫实施二次手术。”李晓燕告诉笔者。“是政府的特殊关爱,让我重拾生活信心。”



信息来源:临泉发布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13966666059
  • Q Q: 23053276
  • 微信: fyhehuo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阜阳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皖ICP备17022776号-2  |  技术支持:阳分类信息网(V2021.1)

皖公网安备 34130202000500号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