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创建“创出”好生活,你感受到了吗?
发展中的阜阳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段时间以来,我市城乡环境整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成效显著,中央、省级媒体纷纷关注,进一步展示了阜阳发展成果、树立了大美阜阳良好形象,吸引更多人了解阜阳、参与阜阳建设。
今天,《安徽日报》版面头条登载《创建“创出”好生活》配发记者评论,报道阜阳市以民生需求为出发点,实施农贸市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改造提升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功能健全的硬件环境。
阜阳城南新区一瞥
这里是阜城莲池菜市场,昔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气味难闻,通过实施“农改超”,已旧貌换新颜,原有的开放式钢架大棚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标准化菜市场。
改造后的莲池菜市场
走在宽约9米的菜市场,仿佛走进了一个明亮的超市,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市场内,两侧摊位和中央道路各占三分之一,相隔10米左右就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整个市场显得非常宽敞。每个档口都安装有插卡式电表、公用水龙头、灭蚊蝇灯和吊扇,设置4到6个摊位。市场内的主要通道高出地面约30公分,并安装有地漏,防止雨天出现积水。同时,配备手推自动地面清洗车、电动垃圾车、地面冲洗车,每50平方米配置30升垃圾桶1只。
改造后的莲池菜市场
文峰街道莲池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全市首个“农改超”项目,改造后的莲池农贸市场占地约3000平方米,总投资450万元,共设置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水产、调味品、冷冻、干鲜8个功能区,设置300个摊位,入驻各类经营户176户。同时,配套建设食品快检室、24小时监控、水冷式空调系统,硬件设施完善。
这里是阜城青云街,也是赫赫有名的“双孝子街”。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昔日背负盛名的青云街和很多小街巷一样逐渐被淹没在城市的角落,破烂不堪。
改造后的青云街
今年6月份,阜阳市决定启动青云街全面改造工程,恢复青云街昔日容颜,共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如今的青云街,主路上铺上了沥青,路旁添置了休闲椅,划上了停车位;墙面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白墙黛瓦,错落有致;角落里的绿植和花坛更为整个街道添上了一抹亮色。
规划滞后、配套不足、设施老化、服务短板,随着建成年限的不断延伸,城镇和国有工矿区内的老旧住宅小区设施不配套、环境脏乱差、居住质量低等问题日益凸显,群众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居住品质的愿望十分迫切。
焕然一新的二里井东巷
今年以来,随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开展,阜阳市开始大力整治老旧小区。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