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66666059
当前位置:阜阳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阜阳信息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阜阳历史

2018/11/7 22:05:23 评论:0 浏览量:2988

前三季度,GDP增速位列全省第三位。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88.3亿元,全省第2。高铁、机场、道路、游园……紧锣密鼓。

阜阳的发展令人振奋!可是,60年前,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1958年阜阳城市交通建设规划印象

当年,处于大跃进时代,我国提出:“15到20年超英赶美”经济发展的号召,对全国人民鼓舞很大。阜阳地区领导积极响应。1958年大手笔地对阜阳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双百方针”,即城区面积发展到一百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发展到一百万。在此方针引导下,阜阳地区在大跃进的年代,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等建设方面,可谓是突飞猛进的大发展。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阜阳专区行政区划图

延伸

关于撤销阜阳地区设立地级阜阳市的通知

阜阳行署: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阜阳地区设立地级阜阳市的批复》(国函[1996]1号),现通知如下:

一、撤销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设立地级阜阳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颍州区清河路。

二、设立阜阳市颍州区,区人民政府驻颍南大道。颍州区辖鼓楼、颍西、清河3个街道办事处和王店、程集、西湖、九龙、三十里铺、马寨6个乡镇。

三、设立阜阳市颍东区,区人民政府驻北京东路。颍东区辖河东、向阳、新华3个街道办事处和插花、枣庄、老庙、口孜、袁寨、冉庙、正午、杨楼、乌江9个乡镇。

四、设立阜阳市颍泉区,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东路。颍泉区辖中市、泉颍、周棚3个街道办事处和伍明、宁老庄、闻集、行流、苏屯、姜堂、邵营、苏集8个乡镇。

五、将原阜阳地区管辖的蒙城、涡阳、太和、利辛、颍上、阜南、临泉7县划归阜阳市管辖;原阜阳地区管辖的亳州、界首2个县级市由省直辖,省委托阜阳市代管。

六、阜阳市的各类机构均应本着改革精神和精简原则设置。

以上通知请遵照执行,并抓紧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二日

现仅就城区交通规划略述如下:

阜城主干道

1958年原阜阳地区领导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干部,对城区几条干道和部分支道的走向、宽度进行讨论。为此,成立测绘丈量小组,决定由专署办公室总务股长穆如琛负责率技术人员进行测量。历时月余,完成了几条干、支线的测绘任务。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人民路广场

亦成为中心广场(古大教场)广场中的观礼台始建于1959年,原为3层。

人民路从鼓楼广场东至三里湾颍河西岸,路宽50米。由于县银行二层营业楼占据道路中心,不能定线。为此,原阜阳地委书记任松筠亲临东城墙查看人民路走向,并指示避开银行小楼,故此路自东城河向东至三里湾,向东南倾斜约10度。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20世纪70年代的人民路

(图左侧楼为邮电局,与此毗连的是工人俱乐部,右侧为颍河旅社。)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20世纪70年代人民路与颍州路交叉口

(左上角为百货大楼,右上角为阜阳饭店,右下角为统建1号楼,阜阳中房公司开发,系阜阳第一座商住楼。)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如今的人民路商圈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位于颍州路与颍河路交叉口西南侧的原电业局楼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20世纪70年代的阜阳汽车站

位于现颍州路与青年路交叉口位置

1968年,原阜阳地区科委在电影院南路口建办公楼,因地皮紧缺,报地区革委会,军代表6408部队政委苗扶中认为,人民路50米太宽,40米就可以了。故而,科委建楼占人民路北侧数米,颍州路、颍上路、颍河路、清河路路宽均定为40米;纺织厂东西路(现称文峰路)宽30米;电影院东南北路,南自人民路北至泉河南岸(现称胜利路)宽20米;县养鱼场东西路(东起颍州路,西至奎星楼)宽20米,后拓宽为40米;城南中学至县养鱼场东西路南北方向20米(现称奎星路);南城墙残高丈余,从奎星楼至白衣桥一公里,为加宽路基,阜阳市政府八十年代初,承包铁四局运土五万多方,加宽南坡,修建慢车、人行道宽约一丈,低于快车道近两米。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阜阳市政府办公楼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清河路原国际大酒店

原地委、行署迁至城南新建办公楼后,大部分职工住在老城区,交通又不便。为解决职工住宿困难,1981年经省批准建宿舍用地50亩。同时,要解决交通问题,清河路必须向西延伸至阜王路口,将占地20多亩,宿舍批地仅剩20多亩。为此,时任地委书记陈硕峰派行署办公室副主任李志远通知我(时任原县级阜阳市政府副市长兼办公室主任,同时分管城建、人防等工作)到地委商讨此事。我当时提议:“修路让市城建局按照40米宽测量面积,以市政府名义报省审批,修路款应有地区解决。”我话音刚落,陈书记站起来,紧握着我的手说:“老李,你给我们解决个大问题。”并说:“修路钱,我们出,一分不少,路宽按照36米丈量。”(注:至此,清河中路两侧,慢车道宽不及3米。)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20世纪60年代颍州路泉河大桥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如今的泉河两岸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现在的北京路立交桥

水运建设

为发展水运事业,促进经济发展,1958年在修建阜阳颍河水闸的同时,建成通行百吨的船闸。改革开放后,又重建可通行 500吨的船闸。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船运量猛增。为适应水运的需要,又须上下游船闸的配套,拟在现船闸东侧,再建500吨二闸,实现通行量达千吨的愿望,将指日可待!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阜阳颍河闸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摄/常遇春

现在的颍河闸夜景

上世纪七五八大水灾后,为分解颍河流量减轻淮河的压力,国家批准兴建茨淮新河,从阜城北茨河铺颍河口向东至怀远南入淮,全长134.2公里。需民工30万(豫皖各出工一半)国家补贴数十亿元,阜阳地区革委会军代表苗扶中主持革委会研究认为补贴数额较大,有利可图,无需河南出工,全由我区十个县(含凤台,其中怀远一段工程也是我区民工配合开挖的)民工承担,其结果加重基层集体经济负担,干群苦不堪言。自1971年开工至1980年5月26日,茨淮新河全线四个节制水闸、船闸竣工通航,通往江浙的船只既缩短路程又节约运费。

机场建设

阜阳是个水网地区,交通闭塞,出行困难,人称:阜阳是安徽的“西北利亚”。为缓解这一困难,使人们做到急事快办、出行便捷。地区领导决定建设阜阳飞机场,1958年报经省政府批准。当年在阜城西南隅双谷堆(汉墓)旁动工、当年建成,机场跑道走向从西南至东北方向1500米砂礓铺面。用安二型飞机营运,载客14人,定期往返阜阳合肥,单向飞行50多分,因阜合公路较前便捷,飞行几年,营运不佳,故而停飞。

改革开放后,阜阳经济发展较快,为适应大众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出行理念,安全快捷航空运输,为越来越多人出行的选择。为此,阜阳地委决定移地重建机场,经上级批准,于1998年建成通航。头几年飞飞停停,从2007年,乘客逐年增多,至2017年全年旅客突破60万人次。目前阜阳通航13个城市、14条航线航班,每周航班起降达130架次。目前机场改扩建前期准备工作正积极推动中。将来,阜阳民航的快速发展,将为提高城市品位、增强辐射能力、强化交通枢纽地位、促进招商引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铁路规划

为实现“超英赶美”的目标,中央铁道部规划从陇海铁路商丘站至阜阳西程集修建一条180公里最长、最直的铁路。英国最长、最直的铁路为90公里。此项工程就超英一倍。为此,1959年春,铁道部派一位司局级干部率一百多工程人员的测量大队,来阜城后先安排在地区工会礼堂住宿,地上铺麦草等,上铺帆布,大队人员,全部休息在堂内铺上,自带餐具,自做自食。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20世纪70时年代的阜阳站

第二天上午,在地委二楼会议室召开由地委、专署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听取铁道部测绘大队领导介绍规划建设商阜铁路的意义、目的及其走向蓝图等。与会领导和同志们都非常高兴,建设铁路意义重大,将极大地促进我区工农业的大发展。

针对铁路的走向,时任地委办公室主任刘春亭同志提出,阜阳站不应设在程集,应设在阜城颍河以东为宜,理由:一是少建颍河、泉河两座桥;二是可以加快铁路建设速度。这个提议 ,立即受到与会同志们的赞同。会后,铁道部同意按照此建议进行测绘。

会上,测绘大队领导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请地委写信让我们购买两吨水泥,以作路中心相距50米立标之用;二是写信请沿途公社协助我们测绘,并请教育群众保护路标。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摄/常遇春

现在的阜阳站

为解决交通运输的困难,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濉阜铁路后,在改革开放的旗帜指引下,陆续兴建了阜漯、阜淮、京九、阜六铁路,形成米字型的路网,近年来开始修建阜合、阜郑、阜商三岔型的高铁,2020年前建成营运。阜阳铁路四通八达,人们出行更加快捷方便。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如今的阜阳编组站

总之,大跃进年代,阜阳城市交通规划,为促进我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阜阳市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据统计,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阜城建成面积为130平方公里,人口已达130万,大大超过1958年规划的“双百”目标。

60年前的“双百”大手笔!阜阳不能忘记!

腾飞的城南新区

今天的大美阜城,地理位置乃是今非昔比,阜阳名副其实的成为皖西北经济、交通中心。

文字原创:李志忠 (来源:阜阳市地方志网站)

图片综合:《阜阳城乡建设志》2018年10月第一版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13966666059
  • Q Q: 23053276
  • 微信: fyhehuo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阜阳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皖ICP备17022776号-2  |  技术支持:阳分类信息网(V2021.1)

皖公网安备 34130202000500号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