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66666059
当前位置:阜阳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资讯

阜阳:从“东南飞”到“凤还巢”的“阜阳脊梁”

2018/10/26 11:49:55 评论:0 浏览量:1072
阜阳:从“东南飞”到“凤还巢”的“阜阳脊梁”

“把穷苦和梦想装进行囊,把脱贫和致富寄托远方,把青春和汗水奉献城市,把财富和希望带回家乡。在城市,铸造的是辉煌;回家乡,撑起的是脊梁。无论在哪里,你都与1000万父老乡亲共同大写着两个字——阜阳。”这首《阜阳农民工之歌》唱出了改革开放大潮中中国农民工的心声。

40年来,历经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农民,已华丽转身,活跃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

为了梦想, 再苦再累也不怕

阜阳:从“东南飞”到“凤还巢”的“阜阳脊梁”

图为国庆期间,阜阳火车站迎来客流高峰。

(资料图片) 摄影 王彪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成为普遍现象,农业大市阜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汹涌澎湃的“民工潮”。最初,他们被称为“盲流”。

尽管在大城市扎根很难,但贫困家乡与繁华都市之间存在的巨大落差仍然吸引着大批农民像潮水一般涌向北京和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

艰苦打拼,融入城市大舞台

阜阳:从“东南飞”到“凤还巢”的“阜阳脊梁”

阜阳新城区 摄影 李博

从60后、70后再到80后、90后,一代接着一代连续不断的民工潮,改变了阜阳农民的贫困生活。

“一人去挣钱,家里不缺钱;一人挣票子,全家摘掉穷帽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转移,为阜阳农民找到了一条实现增收的新渠道。

时至今日,阜阳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高达280万,在全国330个城市里,到处都有阜阳农民工拼搏、奋斗的身影。他们的根在农村,生活在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劳动者。

返乡创业,振兴家乡添豪情

阜阳:从“东南飞”到“凤还巢”的“阜阳脊梁”

阜阳市已连续多年在春节前夕开展接农民工返乡的“接您回家”活动。

(资料图片) 摄影 王彪

进入2000年后,为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户籍、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带着资金和技术回乡创办企业。从“东南飞”到“凤还巢”,阜阳民工潮逐渐演变为返乡创业潮。

通过积极主动地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开辟“绿色通道”,为农民工在家乡施展聪明才智回报家乡搭建平台,近年来阜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持续迅猛发展势头,实现农民工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转变为“返乡创业,带动一方”的新局面。

网络综合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13966666059
  • Q Q: 23053276
  • 微信: fyhehuo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阜阳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皖ICP备17022776号-2  |  技术支持:阳分类信息网(V2021.1)

皖公网安备 34130202000500号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