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巨资,初见成效,阜阳这个指数增幅全省第一!
2018年以来,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第7位,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26.6%和20.6%;优良天数72天,同比增加31天,增幅全省第一名;主要考核指标PM2.5平均浓度皖北六市最低,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改善。
去年,我市建成投运了全省首套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在城区布设各类监测设备324套,对工业企业、建筑工地、道路保洁等重点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实时监测”。组织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冬季决战,对划定的5个重点区域进行不间断督察,做到“横到边、竖到底、无禁区、零容忍”,累计发现和整改问题943处,问责22人。
在春节元宵节期间,按照市政府划定的禁燃区域,市、区、办事处、社区实行四级联动、联合执法、一线查处,严管重罚“第一挂炮”、“第一盘香”。各地各部门累计出动人员1.2万人次,查处非法经营和储存烟花爆竹摊点294处、大盘香摊点221处,查封扣押烟花爆竹2349件、大盘香974件,禁燃区范围内基本实现了“零燃放”,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水环境质量方面。2017年,列入国家考核的5个断面年均值全部达标,水质优良率40%,较2016年提升1倍;9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16个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保持稳定,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水环境质量得满分。2018年以来,列入国家考核的5个断面连续4个月全部达标,一季度共获得省地表水生态补偿资金550万元,获得补偿金额全省第一。
(摘自阜阳市人民政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