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66666059
当前位置:阜阳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百姓生活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阜阳历史

2018/10/9 20:43:24 评论:0 浏览量:2939

在每一座城市发展史上,都有着自己的符号性记忆,从这些符号里,足以窥见一座城市的沧桑巨变和历史印痕。在阜阳,百货大楼曾经就是这样一个地标性符号,因为在老阜阳人的心目中,它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购物场所,它承载着是几代阜阳人的光荣与梦想。如今30多年过去了,历史场景中的华丽片段仿佛就在眼前,对于百货大楼,阜阳人都有属于自己那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改革开放之前,阜阳市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商品的销售形式通过计划、调拨单一形式来完成,经营业态为百货商店单一经营模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多层次化,千店一面的老式百货商店已不能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不同要求。1976年阜阳市成立后,当时的阜阳地委为了城市的发展,决定在人民路、颍州路建立一批商业网点,以扩大城市规模,阜阳市计划筹建百货大楼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一年后,也就是1977年,阜阳市商业局开始着手筹建百货大楼。而具体施工单位是阜阳地区建筑公司,最初设计面积为一万多平方米,建成后的百货大楼将是阜阳乃至整个皖北规模最大的百货商场,但筹建期间几经波折,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财政紧张,建设工期一拖再拖。据百货大楼第一任总经理胡学章后来回忆说:“当时市商业局到省商业厅汇报百货大楼筹建情况,商业厅的同志说,阜阳一个小县城盖这么大的大楼干啥?留着装红芋片子”。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面对这样的冷嘲热讽,阜阳人没有因此而退却,而是想尽办法筹集资金,其中就有部分资金是通过集资招工的方式筹集来的。当初百货大楼的营业员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百货大楼工作的,阜阳人称为“买工”,这是阜阳改革开放之前所没有过的事。由于没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百货大楼建筑面积缩小为九千多平方米。为了使百货大楼显得更加美观时尚,大楼人特地请来上海工艺美术装饰公司对大楼内外实施装饰,店名“阜阳市百货大楼”几个字由阜阳著名书法家顾祖英书写,最终,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商场终于建成了。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1983年2月7日,万众瞩目的阜阳市百货大楼隆重开业。这一天永远被阜阳商业史所记载。百货大楼从建设到开业,其间的整个过程一直备受政府和市民的关注,后来时任市委书记杨彬2006年10月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开业那天,原打算由我和时任地委书记陈硕峰上午8时剪彩,不到8点钟,购物人群已经挤满广场周围,刚一开门未等剪彩,许多顾客蜂拥而入,门窗玻璃被挤烂好几块。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面对这样的场景,陈硕峰书记说:“剪彩是剪不成了,就这样开业吧”。以上的只言片语,足以让我们可以遥想当年百货大楼开业之情景是多么壮观。是的,百货大楼的开业,的确轰动了整个阜阳城乡。开业那一天,全城男女老少如潮水般的涌向百货大楼。一时间,三层营业大厅到处挤满了顾客,每个柜组都被人群围的水泄不通,有的柜台被挤得和货架靠在一起,根本就无法站住脚或者靠近柜台。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由于顾客太多,许多人什么也没有买成,有的人从北门挤进去又被从西门挤了出来,当时,虽然人满为患,但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兴奋的表情。据当时的市商业局统计,百货大楼第一天的营业额就超过了全阜阳城商业销售收入的总和。

百货大楼,作为曾经的阜阳地标建筑之一,在老阜阳人的眼中,四层高的百货大楼在当时是极其豪华的,可以说在阜城所有商业中是鹤立鸡群,它曾被人们誉为阜阳商业的名片。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当时的阜阳,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临街的商铺,大多都是小门面。而拔地而起的百货大楼,一亮相就是64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不大的阜阳城终于有了自己的百货大楼。大楼的建成开业,不仅让市民欣喜不已,就连在百货大楼上班的员工也很兴奋,更感到骄傲。锃亮的铝合金框架式的柜台,宽大而透明,带有图案的水磨石地面,光滑而明亮,天花板上悬挂着花瓣式的大吊灯。室外240多平方米的大橱窗里摆放着的华生电风扇,落地式“熊猫”牌收音机,“三五”牌座钟,’“蜜蜂”牌缝纫机,足以让路人驻足许久。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夜晚时分,耸立在楼顶上霓虹灯饰的“阜阳市百货大楼”几个大字闪闪发光,并不时变换着色彩,这让许多没有见过世面的阜阳人新奇了好一阵子。当时,就连百货大楼营业员的工作服也很新颖别致,其款式类似于风衣的米黄色大褂,这在当时不仅很时尚,而且影响也很大,以至于后来其它商场营业员也都穿起了这种款式的工作服。

当年在百货大楼上班的营业员几乎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身着新式工作服,胸前佩戴着一枚红色的百货大楼楼徽,无论是站在柜台里,或是行走在大街上,总会让人投以无比羡慕的目光。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在过去的岁月里,百货大楼曾是阜阳人休闲购物的首选,尤其是在开业头几年,百货大楼不仅是政府的宠儿,也是市民心中的宝贝。在这里,小到一针一线,大到缝纫机、自行车,一应俱全。

今天“一站式”购物的概念,在当年的阜阳百货大楼就可以得到完整的诠释。一万二千多个品种的商品,极大丰富了阜城市民的日常生活,百货大楼几乎就是一座城市的物流中心,其经营理念就是“不怕不卖钱,就怕货不全”。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阜阳人爱百货大楼,都把百货大楼亲切的称之为“大楼”,到百货大楼购物时总爱说:“逛大楼去”。那时,经常可以看到电视机柜台前围着很多人,“金星”牌、“飞跃”牌、“凯歌”牌电视机是当时最为抢手的商品。一台国产的12寸黑白电视机价格大约在300元左右,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工一年的收入,却一直供不应求。当时阜阳市场上还没有彩色电视机,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印着蓝黄青三束颜色的长方型塑料片,贴在黑白电视机的屏幕上,黑白画面一下子变成了有色的,以满足人们对彩色电视机的渴望。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论是县城的,还是乡镇的人,只要到阜阳城来,除了到青颍公园玩玩,再到人民电影院看看电影,接下来就是要逛逛百货大楼了,这么大的楼房,这么多的商品,即使什么都不买,逛逛也是一种享受。

农村人家办喜事时,无论是购买定亲礼品还是结婚时的用品,女方家指定要在百货大楼购物,认为能在百货大楼购物是一件很体面的事。因此也会发生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来,比如说男方家购买定亲礼物时,必须要给女孩买一只手表,当时手表算的上是一件贵重礼品,要是男方家有钱还好说,要是碰到没有多少钱的,那可真把男方家愁坏了,为了不至于丢丑,有的事先跑到钟表柜组,反复向营业员说明情况,让营业员到时候介绍价格低一点的手表,因为那个时候顾客一般都很相信营业员的推荐,其结果往往皆大欢喜。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实际上,当年大部分城市家庭的收入普遍较低。对诸如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大件商品,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但要买肯定去百货大楼。那时老百姓买家电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几乎要花去很多积蓄,所以购买时极为慎重,往往买一台洗衣机能来好几口人,而且还要求营业员当场打开包装,这一台相不中再打开另一台,直到满意为止。有的顾客在挑选冰箱时,竟用放大镜观察冰箱门封是否严密,由此可见当时顾客购物时仔细之程度。时至今日,这样的购物过程已经很少见了。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曾经傲然称雄阜阳商界十多载的百货大楼,在进入九十年代后期,不再以“老大”而自居。一个又一个大型商场相继开业,阜阳商界的春天不再是一枝独秀。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为了让老店焕发青春,大楼人凭着多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和企业精神,紧紧抓住奋力实现阜阳崛起的历史机遇,锐意创新,负重前行,再度扬起了破浪前进的风帆。近几年以来,阜阳百货大楼的销售额、利润额持续呈现出大幅攀升的良好态势,不仅展示了阜阳百货大楼厚重而又新锐、传统而又朝阳的鲜明特色,而且彰显了以优良传统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巨大魅力。回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我们坚信,历经沧桑的阜阳百货大楼一定会在不断创新中越走越远。

阜阳市百货大楼,一座城市的记忆

“你的头,像皮球,一滚滚到百货大楼,百货大楼有风扇,一吹吹到阜阳饭店,阜阳饭店有浴池,给你烫个稀巴烂”。这是流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儿歌。时至今日,当年那些唱儿歌的孩子们,今天已经为人父母了。

今天,当我们心底再次泛起这首遥远的儿歌的时候,蓦然回首,百货大楼风雨兼程走过了30多个年头。当年阜阳城一度万人空巷,争睹百货大楼这一时代骄子芳容的记忆,已经永存在那代人心头,因为那个时代的记忆是属于阜阳这座城市的。


作者:张杰 网名-清河人家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13966666059
  • Q Q: 23053276
  • 微信: fyhehuo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阜阳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皖ICP备17022776号-2  |  技术支持:阳分类信息网(V2021.1)

皖公网安备 34130202000500号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