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夜市卖了13年的米线店,火爆依旧!-阜阳美食
最近,小编莫名地有点怀念起当初高中上学的日子,于是便趁着下班早,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红旗中学,顺便去附近的夜市逛了逛,发现自己曾经经常光顾的那家米线店,依然维持着我当初刚来的样子,生意火爆,座无虚席。
夜市里一家
火爆十多年的店
作为红旗中学的学生,如果没有逛过夜市,那么可以说你在红旗的这三年是缺少了点什么的。如果逛了夜市,却没有吃上一碗徐春华米线,那么你的夜市之行也是不完整的。
小编来到的时候,老板正在忙的不可开交,这个客人要两碗米线,那个客人要一碗娃娃鱼,老板手上的动作就没停止过。小编刚想点上一碗米线,还没喊出声,不知道从哪窜出来个顾客,说:“老板,来两碗米线。”
在点完之后,一般都是顾客自己过来把盛好的米线端走,不是因为服务态度不好,而是因为老板始终在忙着准备下一碗,根本腾不出手来。
餐车前一块小小的方寸之地围满了前来吃米线或娃娃鱼的顾客,有顾客在夹上一筷子米线时,还没到嘴,就先被旁边的人给碰掉了。
从成捆的塑料袋就能看出老板的生意有多火爆,一整箱子已经套上塑料袋的碗随时“整装待发”。听帮工说,每隔两天就要去批发一次。
米线和娃娃鱼
都是食客的最爱
虽然老板最早是卖的娃娃鱼,但如今,米线却成为了她家的招牌。小编猜测汤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听老板介绍,米线的汤底是用骨头汤和老母鸡汤掺在一起熬制的,大约要熬上3个小时,汤面上还泛着一层油花,直接舀起一大瓢,浇在米线上,鲜味瞬间就飘散出来了。
米线上铺上一层小虾米,小编自己还会再用勺子挖点儿老板手工调制的辣椒油,再倒上点醋,味蕾一下子就变得蠢蠢欲动了。
一口下去,就能吃到米线的筋道还有酸辣的味道,一筷子接着一筷子,吃到停不下来。
吃到最后,连鲜味十足的汤底也被小编喝的干干净净,而大多数顾客的碗最后都是这个样子。
友情提示一下,小碗可能不够,小编一般直接是中碗起步。
娃娃鱼的原料则是红芋粉,做出来的娃娃鱼晶莹剔透,而且还极为滑溜,“嗞溜”一口,一大勺娃娃鱼直接就滑进了嘴里。
娃娃鱼的辣椒和米线的辣椒有点儿不一样,娃娃鱼的辣椒是用小尖椒捣碎以后做成辣椒汁,辣的感觉要更加强烈,反正小编放了一勺后就已经辣到说不出话了。
但这并不影响娃娃鱼爽滑的口感,再放上一点榨菜,浇上一点儿醋,小编直接端起碗来就开始吸溜。小编大约只用了2分钟,一碗娃娃鱼就只能看见碗底残留的几粒榨菜了。
虽然米线和娃娃鱼的味道满分,但美中不足的是,小摊的环境还是稍显杂乱,可以再改善一下。
十三年不变的坚守
当初为了生活 如今已成为习惯
小编打听了一下,老板最早是在1991年开始做娃娃鱼,那时是在莲池小学附近,直到2005年,老板才正式“入驻”红旗夜市,而这一待就是13年。
当初为了生活,而选择了摆摊卖米线。而现在,两个孩子早已工作,生活的压力已经不复存在,如今继续在夜市摆摊,只是生活的习惯罢了,就如吃饭喝水一般。
每天下午5点左右是老板的出摊时间,此时的夜市尚不算热闹,到了6点以后,才是真正忙碌的时刻,一直要到晚上11点,老板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小编临走时,已经是夜里将近10点了,而此时,依然陆续有食客前来品尝米线,靠的全是那口口相传的不变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