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四大三线城市,你最看好那一座?--阜阳
一个省份能否增加话语权,靠的可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第二梯度的影响力。都知道安徽省的整体实力较弱,但小鹿查了一下城市排行榜,发现安徽竟有的4座三线?滁州、阜阳、芜湖入选,你更看好哪一座?
第一名:芜湖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这四座城市的间距较大,说明四者的实力差距较大,其中芜湖是最靠前的。它去年的经济总量为3065亿,人均GDP为83234元,在全省能排名第二,成绩十分优秀。另外这座城市的旅游业增长速度也较快,去年更是创造了606亿元的旅游总收入,比黄山市的收入还高。
这座城市的优缺点都十分突出,优点是地理位置优越,毗邻省会,正大力往全省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发展。位于长三角城市群内,能够受到南京和上海的经济辐射,再加上因频临长江而具备的港口优势,芜湖应该是这四座城市中最被看好的。缺点就是人口基数太少,369万的人口还没有蚌埠的多,如何吸引高素质人才是它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名:蚌埠
对于外地人来说,这个名字可以说太难念了,查百度才知道念“beng/bu”,都发第四音,寓意为“珍珠城镇”,相对来说,小鹿还是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珍珠城”。去年经济总量为1550亿元,人均GDP为46233元,略高于本省的平均值,不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就稍低了一点,只有31160元,略低于本省平均值。
蚌埠的交通是其一大优势,它位于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也是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的交汇点,被民间调侃为“火车上拉来的城市”。不过纯粹依靠交通走得并不远,这里正努力改革,优化产业布局和形态,进行城镇化建设,通过招商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前景也较为不错。
第三名:阜阳
一般说来,一个省份中常住人口最多的往往是省会城市,安徽则是例外,人口最多的反而是一座三线小城--阜阳。这里以超1000万的人口傲视群雄,几乎同合肥+芜湖的人口相加持平,在全国也十分少见。但过多的人口并没有创造出太大的价值,去年经济总量只有1571亿元,人均GDP更是不足2万,人均可支配收入却达到了2.7万,也是唯一一个“入不敷出”的城市。
阜阳目前的发展不是很理想,已是不争的事实,它能成为三线而不是人们印象的四线,主要得益于庞大的人口。好在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很快的,由于与河南众多地级市接壤,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中原经济区的东部城市之一,境内的阜合产业园正逐步打造成高新科技城,集中发力智能产业,期望推进全市经济的发展。
第四名:滁州
滁州城是一个很有气魄的城市,文化底蕴很足,自古便有“儒风之盛、夙贯淮东”的美名,要不然也不会诞生吴敬梓这样的文学大家。不过这里的收入却不高,去年的人均GDP为3.9万元,同全省4.4万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
好在同南京距离很近,受到南京都市圈的经济辐射强,能够同南京的江北新区无缝对接,如果能发挥好此优势,未来前景还是十分可观的,当然这里的房价上涨也和南京的限购有很大关系。
这四座城市有你的家乡吗,你更看好哪一座的发展呢?